因为爱 所以爱
——2011届高三年级理科班优秀班主任李轶老师在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做发言。我今天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希望借助这个机会结合个别案例把我的实验班工作向大家做一汇报,同时希望对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吝赐教。
在今年的高考中,我所带29班的王震霆同学以707分荣获省理科状元,这个状元应该是我们五中多年优异成绩的积淀。这不是我个人的成功而是所有五中人的成功。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在巨大的喜悦之后随之在脑海中浮现的是这一届工作的点点滴滴(因篇幅需要,只作摘录——编者注)。
在2008年8月开学之初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能让学生在高中三年获得持续的学习动力呢?只是用考大学这个目标不行,它可能让学生激动三天却难以维持三年;用感恩教育学生也只能是特定时间的特定方法;而用每天喊口号?这个方法已被证实是靠不住的。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句话:“远大理想、高尚情操是人生活的持久动力和不竭源泉。”于是我决定在高一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军训汇报表演中29班只获得了二等奖,但我发现学生中有一些人并不在意,似乎差不多就行了,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在总结班会中郑重提出了班级目标:不论什么活动都要做到最好。这时我有意不谈学习成绩而是把重心放在集体活动中,紧接着的大型活动就是秋季运动会了。在这项实验班学生并不占优的活动中,我抓组织工作、抓集体项目果然见了成效。运动会团体总分我班名列各实验班第一,在年级也在前列。总结班会上,我认真对比了军训汇报表演和运动会,从学生开始时的态度、班委会的组织、学生的参与一一对比,最后得到的结论是:1.任何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热爱集体并努力为之无私付出才能享受其中的快乐。后来,在元旦晚会、演讲比赛、体育节、辩论赛等一系列活动中,高一(29)班都拿到了一等奖。活动拿了第一,学习也要拿第一。在高一阶段,29班在5个实验A班中学习成绩的量化一直位居前列,有几次大型考试前20名都超过8人。
进入高二,严峻的考验到了,我发现原来优秀的班底让新分进的30多名学生很陌生,很沉默。原来的班级凝聚力不见了,整个班级死气沉沉。这时,怎样增强班级凝聚力?怎样让大家重新形成一个团队呢?我想到了找人帮忙。我请到了国家心理咨询师,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邹德菊老师。邹老师专程从老校区驱车赶来,在形体教室给学生上了一节心理拓展课。后来发现这个效果非常好,既增进了了解又和谐了气氛。
有的老师爱说“优生是自己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这话我同意一半。优生确实要有实力、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但少不了老师的引导。怎么了解呢啊?谈话无疑是最直接的但缺点是周期长,我采用的办法是2002年8月的经验交流会上,李恒老师作为优秀青年班主任发言时说到的一个办法:让学生每周写总结。
其实我一直在追求一种工作状态,就是事半功倍。记得有一年张世明老师在经验交流会上说,班主任工作不仅要强调“到位”的“到”还要强调“到位”,要有效。这个观点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想我所追求的效率就应该来源于此。
实验班能出成绩班主任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我们29班就有这样的队伍,语文孔芳老师、数学牛鹏程老师、英语戴学兰老师、化学靳旭东老师、生物王静老师、体育陈顺波老师,顺带感谢下之前带过课的涂圣义老师、陶坤元老师、刘武清老师、杨兵老师、廖爱红老师和马德军老师。优秀的团队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团结协作,在班级的不同阶段,需要老师在自己的自习时间做出让步时,我们这些老师都能以大局为重,牺牲个体利益。其次,优秀的团队它的队员应该具备很强的个人能力。我们这个团队所有的老师都很受学生喜爱,并且有很好的专业素质,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当学生喜欢你又认同你的水平,你这一科怎么会学不好呢?第三,优秀的团队中每个人都应具备主人翁意识。三年来,我只是听到老师们的建议和意见,但从来没有老师当甩手掌柜,从来没有老师对我说“李轶,某某不听话你管一下,你班哪哪不好”等等,而是经常从学生们的总结中发现某个老师又找谁谁谈话,或者看到老师办公室里学生的身影。这无形中分担了我很多的工作同时促进了班级的进步。
最后因为这个状元,我想感谢刘书记,正是3年前您亲自去找王震霆的爸爸你的学生谈话,他才抵抗住了某种诱惑来到了这里;感谢刘世国校长和丁全华老师,正是你们当年慧眼识珠才有了今天的状元;感谢汪文超校长对我教学的指导、肯定和鼓励;感谢学校各处室,正是你们对我工作的鼎力支持才使我能开心地工作;感谢何清老师的公平;最后借此机会感谢下我的老婆,是你的支持和关爱才有了我今天小小的成绩,谢谢。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附编者言:
爱,是永恒的话题;爱,是老师永远的追求。爱是对孕育成功的过程中每一个援手的人的感恩,爱是对追求美丽结局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关注。爱,是需要智慧的,需要智慧的传递——每一个活动有所获,每一个阶段有所求。当爱与智慧毗邻,当爱与耐心相伴,爱,才能成为灌溉心田的甘泉。李轶老师的发言让我这个曾身为班主任的老师尤其震动深深佩服。还有很多青年教师正奋斗在班主任前线,愿李轶老师常言,愿更多优秀的班主任常言,惠泽学生的时候,启发同事中的青年;愿青年常驻足,张望智慧的身影,聆听技巧的传达,让一颗心捧来时的纯净更有智慧的烙印,让五中的班主任智慧时时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