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徒弟的真实心声
华中师范大学英语教育硕士 赵桂圆
时间如梭,转眼间师徒结对已有一年半了,我有幸与在教育教学方面非常优秀的教师——刘琳琳老师结为师徒。在此,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拜师结对”这样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给予我的引导和帮助,也非常感谢同组老师的关心和鼓励。
学校组织了拜师结对活动,使我在教学上有了引路人,帮助我逐渐走出尴尬、困窘的境地,使我尽快以较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作为徒弟,我成为了师徒结对的一名受益者。
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
一、就我个人而言,常去听课是一种很大的收获,也是一种享受。在听课中做比较,反思自己的教法,及时记录指导老师的优点或某个知识点教学的感想,包括教学进度、课堂容量以及节奏的轻重缓急等等,同时也能帮助我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授课难度。总之,听课为我的备课与教学起到了导航作用。刘老师的课堂,幽默、生动,她总是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虽然理科奥赛班大部分都是男同学,但是每次去听课都是全班同学踊跃参与,师生互动,这点是我很需要学习的。
二、如果说听课是理论的积累过程,那么徒弟上课师傅听就是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师傅尽量抽时间听我的课,每次师傅都指出我的不足,提出建议,帮助我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同时,我对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也经常向刘老师请教,并得到了及时指导;在帮教活动中,我接受她对上课、备课等方面的检查和指导;刘老师还指导我随时写些自己的感想。一年以来我的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感到师徒结对象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我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各方面得到提高。通过教学和听课及理论学习,我认识到:
1、教师要不断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的学生也在不断进步,只有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才能满足教学需求,才能赶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才能使我们和学生的距离不至于越拉越大.
2、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不可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示范。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刘老师对待学生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甚至比自己的孩子还要好。她教过的很多学生在送给她的卡片上写到:刘老师,很怀念您教我们英语的日子,非常感谢您的教导,我们爱您!可见刘老师的教育是很成功的。
3、应留心观察并思考教育教学现象,养成写教学体会和个人想法的习惯,注重积累,为今后的教学作基础。
刘老师不光是一位好老师,更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她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成绩都在年级名列前茅;女儿冯源懂事、善良,很受同学和老师喜欢,学习成绩在年级名列前几十名;丈夫冯长春担任年级主任,数学教学响当当,是一批清华、北大学子的栽培人。刘老师把家庭和事业平衡得很完美。他们都是我终身学习的楷模。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的学习机会,衷心感谢刘老师以及同组老师对我的帮助和关心,使我成为师徒结对活动的受益者。盛老师虽说不是我的导师,但她多次衷心指导我,她的敬业精神和热情善良感动了我;江河老师就像一位大姐姐,她的聪明和博学让我记忆深刻;刘静老师是年轻老师的楷模;张银莉老师的严谨和细心打动了我;还有陈老师、戴老师、吴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