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的感受
高二生物组 宋锋(理学硕士)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参加工作一年多了,回顾这些时日,可谓是酸甜苦辣,一应俱全。借助学校实施的“师徒结对”活动,在张松涛老师和其他老师的指导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一路走来,在成长中变得成熟与自信!
张老师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为人谦虚温和,待人真诚。能拜张老师为师,我感到十分荣幸。教学中的相互探讨与思考,让我在张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张老师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以及教科研方面都给了我许多实实在在的指导,使我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张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与新课改共同成长。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因此,在张老师的要求下,我坚持平时及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能做到认真备课,钻研教材,遇到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疑点,主动向师傅请教,与师傅共同钻研教材,主动让师傅指导教案,虚心接受师傅的建议,修改不足,更好地吃透教材。师傅主动给我介绍如何控制课堂秩序、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如何组织课间游戏、如何进行小组合作等等。听到师傅多年的经验之谈,我如获至宝。在师傅的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与摸索,我的课堂也开始变得活泼生动起来。
听课评课是师徒交流的一种基本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也成为了向师傅学习过程中最为直接的方式。张老师的课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对教学内容处理细致入微,语言严谨却不失幽默。他的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就流逝了。课后,我们会坐在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在多次听师傅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了他思想的灵动与深刻,并且准确地把握住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课堂教学的真谛,向着远方一步步迈进。
师徒结对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我与师傅之间,使我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更督促我不断警惕我的教学实践的还是师傅不定期的随堂听课,虽然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却自然而毫无隐藏地暴露了我的缺陷,事后总能让我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我的教学,从而督促我不断改进,也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危机中磨练了我的从容,鞭策着我不断进步。
“青蓝工程”活动,促使了我的蜕变。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师傅指出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多麽好啊!师傅对我的帮助,不仅体现在理论上的指导,更是在具体的课例中与我反复切磋。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评价语言等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课堂教学要求,努力进行教学研究,力争把多个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努力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感受最深的是在对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我主观上从教师的角度觉得这样处理比较得当,但又不知其效果会如何,而师傅在听课时是可以从听者的角度来体会学生的反应情况和所取得的效果。这种感受师傅会在课后及时地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作用,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此外,师傅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他的热情、真诚与自信,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了更多的学习与工作动力,使自己能更好地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
学校组织的“师徒结对”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师傅的“传、帮、带”加速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作为青年教师的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只有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向专业型教师发展,向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