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把心灵献给孩子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这位“教育思想的泰斗”,一生出版了41本教育专著,在这些风靡全球的著作中,有一本的名字是《我把心灵献给孩子》,这恰是他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
“呕心沥血”的教育
他把一生献给教育,与他而言,“我把心灵献给孩子”,并不是一个“献媚邀功”的口号,而是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呕心沥血的教育历程。
他对于工作的痴情、投入和勤奋,是惊人的。
他读完了小学一年级到高中十年级的全部教科书,掌握了各年级各门课的教学内容,做完了全部的数学习题。
他个人藏书1.8万册,记了40种分门别类的学习笔记,大量阅读文艺著作和科学著作。
他兼当班主任,把一群孩子从小学预备班带到高中毕业,历时11年,写成了一本叫《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书。
他一生观察过2700名学生,给每人建立一张观察卡片;他还坚持每天听两节课,遇到当天有事,第二天就把听课补加为四节。
他一生写了41本教育专著和小册子,600多篇教育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文艺性文章,临终前还给出版社补进去了5500页打印的未发表的手稿!而他自己,却因为积劳成疾,只活了52岁。
……
世纪老人冰心女士有句话说道:“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句话,用在苏霍姆林斯基身上,再恰当不过。
有“悔”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他也有过失误。
那时,他刚参加工作。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过分顽皮,在一次顽耍中无意把教室里放着的一盆全班十分珍爱的玫瑰花给碰断了。对此,苏霍姆林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学生,并竭力使这个闯祸的孩子触及灵魂,吸取教训。
事后,班上孩子们又拿来了三盆这样的花,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用心轮流看护,惟独斯捷帕没有获准参加这项集体活动。不久这个学生变得话少了,也不那麽淘气了。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想,这倒也好,说明自己的申斥对这个学生起了作用。
可是,在他斥责这位学生的几周之后,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件。
这天放学后,苏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还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这里,他准备把作业做完回家。当发现教室里只有老师和他时,斯捷帕便觉得很窘,急忙准备回家。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无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这时斯捷帕表情迅速变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泪直滚了下来,随后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跑着回家了……
这件事对苏霍姆林斯基触动很大。此时,他明白了,这孩子对于责罚,心里是多麽难受。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对孩子的一种疏远,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为孩子弄断花枝是无意的,而且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来补偿自己的过失,而自己却粗暴地拒绝了他这种意愿。对这种真诚的、儿童般的懊悔,报之于发泄怒气的教育影响,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当头一棒。
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后果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他认为,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伟人和凡人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是前者能够从自己的失误中,吸取教训,累积智慧,找到前进的方向,只有一个能够“把心灵献给孩子”的人,才愿意、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行为。
宽容的教育
萨沙是个五年级学生,他的一个同班同学有几支彩色铅笔,这在当时是十分贵重的。这位同学把彩色铅笔放在教室的柜子里,以便课余时间让每个想画画的同学都能画一画。有一天,彩色铅笔突然不见了。大家十分难过。毫无疑问,除了本班同学外,谁也不可能拿去。苏霍姆林斯基想拿走彩色铅笔的可能是最喜欢画画的萨沙。
“谁也没有拿走彩笔,”苏霍姆林斯基竭力使孩子们相信,“只是出了个差错。有人忘了把彩笔放回柜子,他把彩笔带回家了,这是差错。现在彩笔正在他家的桌子上,明天他会放回原处的。这件事你们不要多讲了。”
萨沙低着头,脸红一阵、白一阵,眼里露出惊慌的的神情。苏霍姆林斯基明白彩笔就是他拿的。他心里想,这也没有什麽可怕的,萨沙会带来放回原处的。
清晨,苏霍姆林斯基到学校读书,突然听到有人翻篱笆进来了。原来是萨沙,苏霍姆林斯基看了一下孩子的眼睛,孩子以极其苦恼的眼神哀求着,于是苏霍姆林斯基不由自主地从长凳上站起来向他走去。“发生了什么事,萨沙?”“彩笔……”“放回柜里去吧。”“教室门关着,该怎么办呢?”孩子绝望地问道。“给我吧,不要和任何人谈起这件事……也不要对别人讲你犯了错误。我把彩笔拿回家搁一天,使用一下。”
萨沙松了口气,紧张的心情缓和下来了。他们进入教室时,从孩子们的眼神中,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了期待与不安。
“彩笔在我家里。”苏霍姆林斯基愉快地对孩子们说,“我自己也弄不清怎么会把彩笔放进我的皮包,我要画一棵水池塘旁的小白桦。明天我就把彩笔带回来。“苏霍姆林斯基和萨沙两人的目光相遇了,萨沙那闪闪发光的眼神流露着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感激。
有“人”的教育
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摘下了校园花房里新开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为什麽要摘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带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很长时间里,教育都是“目中无人”的,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现象、教育规律”,独独没有鲜活的个人。在这样的教育中,纪律和约束成了教育的主角,对人的尊重、关照和爱护,在森严的制度下,被忽略和漠视。
苏霍姆林斯基则不同,在他的教育体系中,人,始终是第一位的,人的心灵、情感、体验和感受,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当一个小女孩“违反纪律”,摘下两朵玫瑰花时,他并没有马上从“制度”的角度来考虑要不要给一个惩罚,而是从一个小女孩的“感受”和“体会”出发,站在关爱心灵、呵护心灵的高度,给了小女孩表扬。
一切从人的需要、人的情感、人的体验、人的心灵出发,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基本特征。“呕心沥血”、“有悔”、“宽容”这些教育生涯中鲜活的因素,归根结底,还是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首先当着一种“有人”的事业来看的结果。
只有一个肯“把心灵献给孩子”的人,才有可能为教育事业“九死不悔”;才有可能在教育事业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刻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行为;才有可能把“孩子”当做“孩子”来看待,给他们以“宽容的教育”、“有人的教育”。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很多的头衔,但“把心灵献给孩子的人”,无疑是其中最闪亮的一个。 (贾定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