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十大亮点
            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十大亮点
   此次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历时长,牵涉面广,修订程序严谨科学,不仅有修订之前的广泛调研,而且有修订中的反复研讨和商榷,更有成稿后的反复修订和厘定。为了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修订组可谓殚精竭虑,下足了功夫。
   辛劳的结果是丰硕的成果,细细梳理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其中隐含的十大亮点,犹如沙中珍珠,熠熠生辉。
   亮点一:真减负
   减负是此次新课程标准修订的重头戏,是对教育部减负精神的具体落实和体现,是对时代和家长呼吁的一种回应。此次减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量上的减,一个是教学上的增效,可以说是抓住了“减负的牛鼻子”,所以,这次是“真减负”。
   课程标准修订后,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专家解读
   关于减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老先生有一句振聋发聩的呼吁:“推进素质教育先从减负做起”。老先生指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中的顽症,它严重地影响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危害民族的未来。
   此次新课程标准修订中对于减负的“承诺”和“表现”,不妨可以看做是对以顾明远老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教育家的呼吁的一种回应,而其对减负所作的努力,也让人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说到减负,究其根本,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主要是由两个“负”构成。一个是负担的“负”,“负担”的意思就是负重和承担,必要的负重是在学生可承担和能承担的范围内,而超出这个范围,就是“过重”,学生就难以承担,就会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
   另一个“负”是衡量教学效果、效益的“正负”之“负”,按照国家的课业标准,课堂教学要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是教学的正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有限的课业时间中,完成课业目标和任务。
   所以,减负和增效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须臾不可分离。而且,无论量的减少还是难度上的降低,都仅是表面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真正的减负,不仅是量的减少,也不仅是难度上的降低,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减负,是增效之后所达到的一种自然效果。
   减负是新课标修订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一个闪光点,新修订后的课标对于减负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明,一个暗,明的就是看得见的量的减少和难度的降低,暗的就是对于有效教学的促进和督促作用,这是最根本的,是长期的隐形的东西。
   比如,仅就上文列举的一点“例证”来看,新修订的课标降低的不仅是难度,减少的不仅是课程容量,还有对于知识安排循序渐进的规律性考虑,而这背后,反映的是对学生认知规律的高度重视,是对过去“拔苗助长,填鸭式教育”的彻底拒绝和放弃。
   亮点二:重基础
   重基础是此次新课程标准修订中的另一个突出亮点,比如新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将原来的“双基”变为现在“四基”,即在基础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要求,这就大大丰富了基础的内涵。
   另外,此次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再次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内涵、落实的形式作出相应的要求。新课标删去了“繁、难、偏,旧”的知识点,不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的内容,对基础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习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个人素养方面转化。
   专家解读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他指出,以前强调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现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一变动,给我们教学带来新的思考与挑战。
   此次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我们首先应该反思的是,究竟什么是基础?应当打好什么样的基础?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不少教师对基础的理解过于狭窄,将基础扎实简化为知识数量的堆积,而且这种狭窄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升级、强化,变成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
   一个需要明确的事实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界定应在于它的基础性和发展性,漫无边际引申出来的各种类型的试题、补充练习题、解题套路不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使是必要的基础,随着科学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地更新。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都是应当打好的基础。这比传统意义上的基础更为重要,而且真正打好这些方面的基础,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但并不是说强调了这些方面,就可以淡化基础知识。我们要研究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为学生打什么样的基础,而不是不要基础。
   很明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另一种是只重过程,忽视结论。应当看到,中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中小学教育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亮点三:重素养
   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要求教学目标应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以语文为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明确提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并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第一条,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专家解读
   北京大学教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修订组召集人温如敏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此次修订特别突出“语文素养”这个提法,作为新课程的一个核心概念,目的是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发展。
   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素养的形成,这是对“教改纲要”提倡的“能力为本,素质为重”指导精神的反映。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素养,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基础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
   基础素养可以理解为原来教学大纲中对于“双基”的要求,即强调本学科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性的,也是其他三个方面素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这是教学的第一层要求。
   人文素养是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素养超越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是隐藏在知识和能力背后的东西,对教师和课堂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过去课堂教学的一种提升和拔高。
   科学素养主要指过程和方法,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对教改纲要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的指导精神的一种具体化演绎,这种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强调方法和兴趣的养成,了解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信息素养,这一素养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理解。狭义的信息素养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广义的信息素养则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听、读、思、辨等过程搜集和处理课堂信息的能力。
   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四项学科素养中,“基础素养”是各学科所“特有的”,即学科不同,其具体内容和指向也不同。“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是各学科所共有的,且在内涵上有一致性。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各门学科的“学科素养”提高了,综合素养也必然提高。
   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这一指向和规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单向性,传授式”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性。
   亮点四:重实践
   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重点突出新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特别增加了物理和化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实验的机会和次数,强调让学生动手又动脑,在实践中动手,在动手中体验,在体验中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
   专家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著名课程专家叶澜先生在评价新课程标准时指出:“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学的革命,这革命的重要一点就是对孩子实践的重视,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接受知识,这是对以往传统教学的超越,也是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而且唯一途径。”
   无独有偶,温家宝总理在考察东北职业教育时说到“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如此,普通教育也是如此,普通教育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尤其如此。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而体验正是一种心智活动,或者说,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体会事物、人物、事实、思想,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分解剖析的认识活动。
   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同一类型的题目,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产生错误,教师窝火,学生丧气,很大原因就是出现在教师身上,症结就在于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没有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没有使他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亲力亲为,能力没有得到锤炼和提高。学生们曾说过这样的话:“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才能学得会。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从学生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亲历亲为的体验,对学习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亮点五:重能力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指出,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
   专家解读
   和文化一样,能力也是一个“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说我越不清楚”的概念,但无论如何,知识不等于能力却是大家的一个共识。
   传统上把教师称作“教书先生”。这里的“教书”,更多的是“教授书本知识”的意思,传统教育注重死记硬背,注重“静态”的知识吸收,很少涉及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我们才有了“眼高手低”的学子,有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有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这次“新课程标准”的修订,不仅延续了以往“新课程标准”重过程、重能力的传统,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强化和延伸,这种强化和延伸只能用一个事实来解释,那就是新课改对于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视,是一以贯之、持之一恒的,这是我们未来课堂教学的主流趋势。
   然而,如果我们的课堂上还是只有老师的声音,没有学生活动,这是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的,也教不出善于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学生。不改变传统的课堂,不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我们培养的,只能是“高分低能”的学生。
   亮点六:品德第一
   新修订后的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专家解读
   一个人能力不强,最多只是一个庸人。一个人若品德不好,则是一个恶人,而且如果品德不好,能力越强,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因此,新课改对于学校德育的强调,对于学生品德的重视,不是空穴来风,有着常识的背景,也有着对于原有德育弊端的认识。
   传统德育的弊端,在德育内容上,表现为过于强调政治教育。传统德育的主战场多被界定为“思想政治”课,这不仅严重局限了德育的场所和途径,而且即使在这有限的途径和场所中,也是“有政治,没思想”的德育,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长期被一些假大空的政治口号所代替。在德育方法上,传统德育的弊端表现为只重德育知识的传授,不重德育情感的内化,更谈不上德育价值观的认同及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和提升。因此,传统德育,无论从内容和方法上,都需要纠正,需要改正;新时期的德育,应该有自己的时代特征,有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特征的方法。
   而这一切,我们都可以从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中看到,比如对于德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强化,对于时代要求的法制教育的强化,对于学生个体人格的重视和尊重,对于方法上的探索和多元化改进等等。
   亮点七:求“新”
   求“新”,与时代发展同步,是此次新课程标准修订中的一个突出亮点,在课程内容上,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如历史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成就”,充分反映了科技进步新成果。如物理增加了与“宇宙探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能源”等有关知识。一些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把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判断。如化学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有关知识列入了课程内容。
   专家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指出,“要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时代性是指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课程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课程内容应呼应时代的发展,向时代开放,与时俱进。时代性既包括国际社会发展的特点,也包括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
   “新教育运动”发起人,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先生指出,课堂教学求“新”求“变”,实现由传统课堂向新型课堂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对于这一点的强调,要求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被动状态,让课堂教学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
   亮点八:“精而深”
   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指出,“广而浅”的路中国很难走得通,要改变以往教学中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教学现象,课堂教学要“精而深”,让教学有深度,有厚度,有力度,真正实现课堂上的“深度教学”。配合这一原则和指导思想,有些学科砍掉了一些知识点,如为了处理好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数学中的“图形与几何”砍掉了一些知识点;“数与代数”也砍掉了一些,包括一元不等式的应用。
   专家解读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郭元祥指出,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很难落实,这跟课堂教学流于表面有很大关系。深度教学倡导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境,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符号知识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这样有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郭元祥先生进一步指出,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精而深”的深度教学不是追求教学内容的难度,而是要丰富教学的层次,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深度教学应该是一种完整的教学,是发展性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的发展性,其特征就是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
   亮点九:重实效
   针对新课改以来出现的教学流于形式的现象,此次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重点强调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指出课堂教学要扎扎实实,不能玩喙头,为改革而改革,为创新而创新,只讲形式,不求本质和实际效果。
   专家解读
   “课改要‘打假’,而且要持续地打,不断地打,一致打得它无所遁形,无处可逃。”这是洋思中学前校长、著名课改专家蔡林森在各处讲学时都不断宣讲的的一个观点。英雄所见略同,和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旨归一样,老先生也一直强调课堂教学要重实效,课堂教学改革要重实效,要真刀真枪,不能搞花架子,玩喙头。他所谓的不断“打假”,也就是打掉那些课堂教学中不符合课改精神和实质的花架子。
   由于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上的偏差和误区,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杂音,这些课堂走过场,走形式,浮在表面,只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忽视学生真实的感受,这样的课堂是对新课程标准的错误呈现和解读,也是有违新课程改革的实质精神的。
   此次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再次将课堂教学要重实效提升到一个高度,是对现实问题的一个回应,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激励和促进。
   亮点十:求高效
   此次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将学生之间孤立、竞争的氛围转变为合作的氛围,教学从片面培养应试能力向促进学生整体发展转变。
   专家解读
   新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先生指出,高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高效教学不是一个量上的概念,而是一个质上的追求。
   所谓“高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的程度如何。教学是否高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低效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国家教育部供稿)
   
 
Baidu
map